“有些时候做事,不是你想快就快得起来的,除了具备过人的能力,资源的优先配置也是相当重要。”当然,这里指的做事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,资源也不是说的人情世故,仅仅就想针对最近完工的一个生物除臭项目,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。
对象是位于天津一所化工企业由于搬迁而改造的除臭系统,本来几个月可以解决的事情,却前前后后拖了两年多,直到最近才彻底完工。里面的林林总总,连篇花样,反正我们这些普通环保人是直呼看不懂的。而对于除臭工程的进度是如何被拖掉了,大多数时候也只能选择无奈。 “你那边能不能抓紧时间,这个工程时间太长了。”“我也不想在这边天天跑来跑去,想立马就结束,我要能决定就好了!”瞧瞧,2个月前的公司里两位员工的一问一答,相信观者也心知肚明了。
难道那位法兰西的“总包大佬”不急吗?这么大的项目,时间耽误这么久,业主方不发飙?有人说,可能是几个分包工程同时进行时,无法协调作业,从而影响了进度。也有人说,可能是外国人的质量要求高吧,一板一眼的态度才不会出纰漏。总之,对于我们这样只做除臭EPC的分包商来说,一边要服务好外国“总包大佬”,一边的确要监控住除臭设备安装、施工的质量。开玩笑说说,工程进度在这里,永远是第二位。
因此,就渐渐地关心起仪表来了,看着技术协议里的材料清单,就慢慢地感觉到,为什么除臭系统里的大多数设备是国产的,而仪器仪表80%以上全是进口的。一大堆知名品牌,某霍、某丹、某梅,以及大海彼岸的某研,无论液体分析还是气体分析,偶然看到的一款转子流量计,查了查也是跟德国合资的。是总包大佬的要求高?还是国外产品的质量和测量精度真的无懈可击?
几年前,曾有位行业人士道出实情:“由于很多国内生产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,且我国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,导致国内应用企业对生产企业信任度低,为了保持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,不敢用国货。”的确,对于那些高端仪器,短期内依赖于进口和合资也无可厚非。这个现象,最近的芯片市场也已经显露无遗。然而,据许多业内专家说,目前起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仪器,国产品与进口品水平已完全相当,在某些领域的应用,国货仪器甚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。
可见,发展水平和性价比优势渐渐赶上的基础下,消除认知偏差,让更多人了解国产技术,尝试去有量使用,对未来国产仪器的不断创新才是一剂良药。无独有偶,近期有关部门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》,既是对检验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展、行业乱象的解决等问题指明了方向,也被大量的媒体人士称为,国产仪器迎来了“进口替代”时刻。
再回到天津这个生物除臭系统,进口仪表肯定不是工程进度延后的主要原因,但受制于新材料、设备、生产工艺等产业化的现状,例如用到的传感器的研发和制造水平,与高速增长的环保监测需求却形成了冲突,使得液体分析仪必须依赖进口的,也就是之前江西污水厂除臭项目介绍过的,等了老半天的那个pH计,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大的无奈。
“精度高,必然价格贵”已成为进口品既定的事实,然而供货周期呢?大多时候确实是挺令人着急的。记得,有位科学老专家就做过精辟分析,仪器发展承载了国货发展的希望,国内许多厂商也在坚持艰难的拼搏,目前要承认差距的存在,但不要失去信心,相信有苦必有甜,能坚持到最后,一定能得到胜利。”